阅读记录
首页 > 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 > 第91章 奉高攻防战

《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第91章 奉高攻防战

作者:作家q0DVg6 / 最近更新:2025-05-03
   第91章 奉高攻防战

  奉高县城。

  诸葛珪在两个侍卫的搀扶下,走上城墙,看着城外黑压压一片整齐列阵的强军士兵,不由一阵头晕目眩。

  向身后的诸葛亮叹道:“亮儿呀,这就是你说的世家大凶,诸葛大吉?

  三万世家联军包围奉高县城,兵锋直指咱们诸葛氏。

  如今这世家凶不凶,为父不清楚,但咱们诸葛氏怎么也称不上是吉吧!”

  数日前,他按照诸葛亮的提议,拒绝了鲍信联合出兵的要求。

  本以为虽然得罪了泰山世家,但泰山世家们目前的第一目标是泰山黄巾,应该也不会将他怎么样。

  可谁想到,这泰山世家不按常理出牌呀。

  出兵之后,不在第一时间去攻打泰山黄巾,怎么来攻打他的奉高县城呢?

  诸葛珪在政务上勉强还说得过去,但在军事上并无什么能力。

  面对泰山世家派来的三万强军,顿时就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诸葛亮站在诸葛珪身后,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同样是皱巴巴的变成了包子皮。

  智谋之士也是需要成长的,如今的诸葛亮才七岁,还不是未来那个能够算计天下的绝顶才智之士。

  他不过是仗着秘术,才能参与父辈们的决策。

  可是谁能想到,事情怎么就突然演化到这个局面了呢?
  可星象上明明显示的就是世家大凶,诸葛大吉呀?

  到底是星象的显示有问题,还是他学艺不精,看错了?
  诸葛亮不由陷入深深的迷茫!

  诸葛瑾同样是站在诸葛珪的身后,面对这种情况同样是心急如焚,不由说道:“父亲,以奉高县城的情况,是万万抵挡不住世家联军的,为今之计,不如与派出使者,与城外世家联军联系,看他们有何要求,若能满足他们要求,让他们退兵,岂不妙哉?”

  “这……”诸葛珪不禁有些迟疑,为今之计,这似乎是唯一能够保全诸葛氏的办法了。

  但真的要用这个办法吗?

  世家联军已然兵临城下,若要他们此时退兵,必然是要答应他们极为苛刻的条件。

  诸葛珪不知泰山世家们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但多年从政的经验告诉他,无论泰山世家会提出什么条件,一旦走了这条路,那诸葛氏在泰山郡,只怕是再也没有立足之地了!
  这让诸葛珪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而还未等诸葛珪做出决定,诸葛亮却再一次开口了:“父亲万万不可,倘若当真这么做,诸葛氏必将万劫不复矣!”

  诸葛亮原本是不想开口的,毕竟已经做过一次错误的预测了,此时不说诸葛珪和诸葛瑾怀疑他,便是他自己都有点怀疑自己了。

  但在听了诸葛瑾的建议后,不知为何,他却没来由的感到了一阵强烈的心惊肉跳。

  他知道,这是卧龙测天秘术在对他发出警告,倘若当真这么做,那必将是自取灭亡!

  他修习这门秘术多年,并以这门秘术获得了诸多成绩,骨子里对这门秘术还是非常信任的。

  所以此时根本就来不及多想,立刻便开口阻止。

  “二弟何出此言?倘若世家联军不退兵,只怕才会让咱们诸葛氏万劫不复吧!”诸葛瑾不满道。

  诸葛珪也是赞同道:“你大哥说得有道理,奉高县城虽然挡不住泰山世家联军,但泰山世家联军若要拿下奉高县城,却也是要耗费不小功夫的。

  他们忙着去对付泰山黄巾,比如那不愿再次耽搁太多时间,所以只要咱们与他们联系,他们是不会拒绝和平解决此事的。

  当然,他们提出的条件肯定会很苛刻,会让诸葛氏在之后失去在泰山郡的立足之地。

  但至少能够保全咱们父子三人的性命。

  而若是不这么做吗,莫说诸葛氏在泰山郡的立足之地,便是咱们父子三人的性命都难以保全啊!

  退一步说,为父如今的身体,也支撑不了多久了,也不知还能活几日?

  一旦为父身死,咱们诸葛氏便自动失去了在泰山郡的立足根基,你们都要返回琅琊老家的。

  所以这诸葛氏在泰山郡的立足根基,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重要。

  便是交给泰山世家也无妨!”

  “绝对不行!”诸葛亮小脸煞白,他感觉心惊肉跳的更加厉害了,连声说道:“父亲,你再信我一次,真的不能这么干呐。

  孩儿知道你不在意诸葛氏在泰山郡的立足根基,一心只是想要保全我和兄长。

  但是您这么做,真的是保全不了我和兄长啊。

  只要我们与泰山世家联军联系,不管是否达成合作,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死地!”

  “这……”

  诸葛珪再次陷入迟疑,他本已做出决定,但诸葛亮坚决反对的态度,却让他不得不顾忌。

  记忆中,诸葛亮虽然有卧龙测天秘术可以预测吉凶,但却很少如此态度鲜明的决定某事。

  而一旦他态度变得如此鲜明,那往往就代表着,这件事真的至关重要!

  诸葛瑾看了看诸葛亮的坚决态度,又看了看诸葛珪的犹豫神色,不由也陷入了沉思。

  他跟诸葛珪一样,同样知道诸葛亮如此坚决的态度后面代表着什么。

  于是沉吟片刻后,说道:“父亲,既然二弟的态度如此坚决,那依孩儿之见,咱们不妨先等一等吧。”

  “等一等?”诸葛珪愕然道。

  诸葛瑾道:“不错,虽说奉高县城挡不住世家联军,但世家联军想要迅速攻破奉高县城,也不太可能。

  所以,咱们还有时间。

  同时,即便是真的要与世家联军开启谈判,孩儿也建议想跟他们打一场。

  毕竟,唯有让他们感受到攻打奉高县城的难度,他们才会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退兵条件。”

  “唔,你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先等一等吧。”

  诸葛珪点点头,认可了诸葛瑾的建议,然后说道:“不过,既然你有心跟世家联军打上一场,那就要做好战斗准备。

  要巡视城防,赏赐军队,此时不要吝啬财物,唯有重赏,士卒们才会用命!”

  “请父亲放心,孩儿会做好这些事情的!”诸葛瑾沉声道。

  诸葛亮才七岁,纵然是有卧龙测天秘术,但这些成年人才能处理的事务,肯定是不会交给他去做的。

  而诸葛珪的身体已经极为虚弱,今日能登上城墙,都已经是勉力支撑的结果,让他去处理这些杂务也不可能。

  奉高县城,乃是泰山郡的所有事务,其实都是压在诸葛瑾这个十四岁的少年身上!
  “好,你做事,为父自是放心的!”诸葛珪向诸葛瑾点点头,欣慰笑道。

  然后带着诸葛亮,在两个侍卫的搀扶下,向城墙下方走去。

  ……

  奉高城外,世家联军大营。

  就在诸葛氏父子三人在城墙上讨论的时候,鲍信、羊衜、臧戒也在帐中进行商议。

  羊衜迟疑道:“叔父,您真的认为,那诸葛氏会派人过来议和,让咱们不战而拿下奉高县城?
  这不太可能吧!

  侄儿不是质疑叔父,只是那诸葛珪到底是泰山郡丞,手中有一万泰山精锐郡兵,岂会如此无胆,直接投降?”

  “哈哈哈,侄儿你有所不知,不是我小看那诸葛珪,只是此人着实不是什么豪杰。

  虽然有些才能,做个治理民政的文官倒也能够胜任,但却没有军略。

  更加之其身体不好,重病在身,这就更加无法统兵作战了。

  如此情况下,他岂敢对抗我等联军?”鲍信大笑道。

  世家联军出兵后,原本是在首先攻打泰山黄巾,还是首先攻打诸葛氏之间有所犹豫的。

  最后还是鲍信拍板,决定首先攻打诸葛氏。

  而鲍信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自然也是有着他的考虑。

  首先,是当初诸葛珪拒绝了他联合出兵或是给予粮草的提议,这让鲍信觉得深受侮辱。

  别奇怪,对于鲍信这种世家大族出身的人,从小就生活在众人的吹捧之中,自然是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

  别人稍有违逆他的意愿,他便觉得是受到了奇耻大辱。

  倘若这个人比他出身高、地位高,那还没什么。

  出身地位高的人,侮辱出身地位低的人,在他看来是很正常的事。

  但诸葛珪的出身比他低,官职也不如他,那还敢侮辱他,就绝对不可饶恕了。

  所以他必须要来好好教训诸葛珪,以报此仇!

  其次,攘外必先安内。

  泰山黄巾是明确的敌人,诸葛氏却是一定意义上的同类。

  在任何时候,异端都比异教徒更加可恶。

  先消灭诸葛氏,稳定整合了泰山世家的内部力量,然后再全力出击,扫平泰山黄巾,这便是王道!

  第三,他认为诸葛氏不堪一击。

  泰山郡的诸葛氏,名为世家,实则不过三人而已。

  而且这三个人中,只有一个成年人诸葛珪。

  诸葛瑾和诸葛亮都是孩童,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是因为诸葛珪是泰山郡郡丞,且泰山郡当前没有太守和郡尉,郡丞代掌太守职权,这才让诸葛氏成为了泰山世家中的四大势力之一。

  如此情况的诸葛氏,在内部凝聚力和综合实力上,其实是远不如其他三大世家的。

  鲍信认为,只要世家联军一到,诸葛珪必然立刻请降。

  到时世家联军便能出战告捷,可轻而易举的扫平诸葛氏。

  这不论是对提升世家联军的士气,还是对于提升鲍信在世家联军中的个人威望,都是大有好处的!

  鲍信将这些理由告知了羊衜和臧戒,羊衜和臧戒虽不完全信服,但也基本被他说服。

  于是便同意了将诸葛氏定为世家联军出兵的第一个目标!
  只是他们到这奉高城外也有段时间了,却迟迟不见诸葛珪派出使者,前来请降。

  这才引得羊衜出言迟疑鲍信的判断。

  鲍信也知羊衜和臧戒心中的疑惑,不过他却坚定自己的想法,于是出言安慰道:“二位莫要担忧,且稍安勿躁,那诸葛珪长期卧病在床,消息闭塞,或许此时还未收到消息呢。

  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收到消息,然后就会派出使者来请降的!”

  “呃,是……”

  羊衜和臧戒心中还是有些迟疑,他们有心劝说鲍信别等了,干脆立刻攻城吧。

  如此还能趁着奉高县城的守军没有布置好城防事宜,而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但又觉得鲍信说的也有道理,或许那诸葛珪真的还为收到消息。

  于是便决定在等等看。

  而这一等,就等到了晚上。

  当他们眼睁睁看着大量守军举着火把出现在奉高县城的城墙上,奉高县城的各项守城措施,都执行完毕后,才终于意识到,诸葛氏是不打算请降了。

  他们是要负隅顽抗!

  此时鲍信脸上的表情,好似是刚被砍了一刀。

  羊衜和臧戒同时向他投去古怪的神色,欲言又止。

  鲍信阴沉着脸,恶狠狠的吼道:“诸葛珪这个匹夫,竟然负隅顽抗,当真是不知死活!
  既然他有心求死,那老夫就成全他,来人,传令全军,给我立刻攻城!
  谁能擒杀诸葛珪,重赏!”

  “喏!”

  伴随着鲍信下达军令,三万世家联军闻风而动,开始攻城了。

  而城墙上的奉高守军,则在诸葛瑾的指挥下,进行防守。

  对比双方情况。

  首先是士兵质量。

  双方基本相同。

  世家联军的士兵,都是三大世家私自训练的强军士兵。

  而奉高县城的守军,也是自三万泰山郡兵中精选出来的强军士兵。

  甚至他们还都是同一个强军兵种,泰山兵!
  泰山兵是大汉内郡四大山地强兵秘术之一,与丹阳兵,武陵兵,川南兵齐名。

  这四个强军秘术,之所以都以地名为名,便是因为这是先贤针对这四个地区的百姓,而专门开发出来的强军秘术。

  泰山、丹阳、武陵、川南,这四个地方都是缺少耕地,山林众多,条件恶劣的穷苦之地。

  当地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靠山吃山,依靠打猎和采集山中果物为食。

  长久下来,便使得当地百姓民风彪悍,好武习战。

  如此招募成军后,只要稍加训练,便可成为善于山战的强军!

  而精于山战的强军,在攻城和守城方面,不说很强,但不弱,大概是中等偏上水准。

  但如今双方是同一兵种,这方面的差距自然就被抹平了。

  其次是统兵将领方面。

  诸葛瑾不是什么擅长守城的人才,勉强算是中等水平。

  但鲍信同样不是什么擅长攻城的天才名将。

  虽然他出身将门世家,但说实话,并没有学到祖辈的太多本事。

  能有今天的地位,主要是靠家世背景。

  当然,没学到太多本事,也总是学到了一些本事。

  所以拥有中等偏上的能力。

  比诸葛瑾略强一些。

  第三是军心士气。

  世家联军皆是各家私军,且是攻城方,自然士气更高。

  但诸葛瑾素来对士卒不错,时常赏赐,并非临战之时,才突然对士卒加恩。

  所以奉高守军对他忠诚度还是蛮高的。

  因为世家联军占优,但优势不大。

  第四其他加成。

  奉高守军有城池作为依靠,于防守自是大大有利。

  而世家联军却有三万大军,在人数方面占据优势。

  双方各有优势,基本算是平手。

  如此统合四个方面情况,最后得出总体评价,世家联军方面有优势,但这种优势并没有扩大到碾压的程度。

  或许双方长期战斗下去,最终会以世家联军的获胜而告终。

  但短时间内,并看不到这种希望!

  所以双方激战三日,各自打的身心疲惫,但却都没有什么战果……

  三日后,世家联军高层再次议事。

  臧戒说道:“鲍公,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奉高县城坚固异常,且那城内守军颇有章法,短时间内咱们拿不下奉高县城。

  而即便是咱们终有一天能够拿下奉高县城,也必然是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可能是要付出超过两万士兵死亡的代价!
  这三万联军,可是咱们三家的家底,若是损失过大,就算是拿下奉高县城,也是得不偿失啊!”

  “是啊,叔父,泰山兵并不擅长攻城,攻城战对咱们的损耗太大了。

  为今之计,还是与那诸葛氏议和吧,便放他们一马,尽快结束奉高县城的战事。

  毕竟,消灭泰山黄巾,才是咱们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呀!”羊衜也是劝道。

  鲍信位于两人前方,脸色却是比三日前更加阴沉。

  时至今日,他先前的预测可谓是满盘皆输,脸都被打肿了。

  虽然羊衜和臧戒顾忌他的面子,并没有当面嘲讽。

  但对于向来自视甚高的他来说,还是觉得无比难受。

  不过战局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最后只能咬着牙齿道:“好,那就派出使者,去与那诸葛氏议和吧!”

  ……

  就在世家联军准备派出使者的同时,奉高城内,诸葛府邸,诸葛氏父子三人也在商议战事。

  只是如今的氛围,比三日前,那是轻松太多了。

  诸葛珪笑道:“瑾儿打的不错,没想到我儿于军略上竟有如此大才,可与那鲍信正面对决!”

  “父亲过誉了,非是孩儿军略太强,而是那鲍信军略太差!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于天下有好大声望,却没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用兵能力,莫说与其先祖相比,便在当世之中,也排不上号。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诸葛瑾叹道。

  诸葛亮撇嘴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大多数世家名士不都是这个样子吗?

  他们的名声,不过是彼此吹捧而来,为的是获取官职和龙气,哪里会有什么真本事!”

  “亮儿慎言!虽说世家之中确实有些害群之马,但有才能得人也很多。

  莫要以偏概全,小看了天下英雄!”诸葛珪训斥道。

  诸葛亮连忙行礼认错道:“是,孩儿知道错了,谢父亲教诲。”

  “嗯,不过亮儿的表现也不错,三日前,若非你全力阻止,为父险些犯下大错。

  看来你的卧龙测天秘术,是修炼的越发精进了,未来可期!”诸葛珪点头赞道。

  诸葛亮顿时眉开眼笑,说道:“谢父亲称赞!”

  “父亲,如今形势与三日前已是大为不同,从目前的情况看,世家联军短时间不可能攻破奉高县城。

  而即便是未来有一天他们能够攻破奉高县城,也必然是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如此攻守易型,如今的战场主动权已经到了咱们手中。

  若是孩儿所料不错,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世家联军就会派使者前来议和了。

  那咱们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他们的使者呢?”诸葛瑾询问道。

  诸葛珪犹豫片刻,心中也是拿不定主意,于是问道:“那你们都有什么想法?”

  “自是不能同意!孩儿还是那句话,泰山三大世家有大凶之兆!
  诸葛氏唯有坚定的与泰山三大世家划清界限,才能有大吉之象。

  倘若与泰山三大世家议和,虽然不会如先前投降一样,同样变成大凶之兆,但也会削弱原本应该有的大吉之象。

  所以,我们必须坚定无比的跟他们战斗到底!”诸葛亮毫不迟疑的说道。

  诸葛瑾则是迟疑片刻,然后说道:“孩儿也认为,应该跟世家联军战斗到底。

  不论如何,我们已经跟泰山三大世家翻脸了。

  便是议和,关系也回不到从前去了。

  如今世家联军愿意议和,不过是因为他们急于去消灭泰山黄巾而已。

  而一旦让他们顺利消灭了泰山黄巾,只怕他们立刻就会调转枪头,重新来攻打奉高县城。

  所以为今之计,我们保全自己的方法,只有联合泰山黄巾,共同抵抗泰山世家,在泰山郡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唔,言之有理呀。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若有世家联军派来的议和使者,不必带来见我了,你们直接拒绝掉就可以了!”

  诸葛珪见两个儿子的态度都如此鲜明,且各自的理由又都极为充分且合理,便从善如流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