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首页 > 吊打新一线:从废弃加油站开始 > 第35章 红眼的包工头

《吊打新一线:从废弃加油站开始》第35章 红眼的包工头

作者:赛德黑 / 最近更新:2025-04-26
  第35章 红眼的包工头
  “即便去苏家做上门女婿可能会受那么一点小委屈,但也要比待在戈壁滩的废弃加油站强千百倍!”

  电话另一头的孙总啧啧了两声。

  听得出来,

  他的语气里满是吃瓜和看笑话的味道。

  “可不是!实际上他早就坚持不下去了,现在就是在嘴硬死扛!”

  张全忿忿的跟着吐槽了一句后才小声再问,
  “孙总,您看?”

  “事情我已经帮你们问过了!那座加油站是商业性质没有居住属性,沙阳县那边根本落不了户。”

  停顿片刻,

  孙总才悠悠回道。

  “啊?落不了?那怎么办.”

  听到这样的答案,在商界驰骋了十多年的张全虽然表现出了非常惊讶和失望的样子,但脸上却是很淡定,一副我早知道你会这么说的样子。

  因为这是所有找人办事时的开头术语!
  果不其然,

  孙总的声音很快再次传来,

  “县里那边的的确确是落不了,但那座废弃的加油站又是永久产权,只要在市里面找找人,套一套政策还是很有希望的!不过得找对人。”

  “孙总,沈总之所以让我来找您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事别人肯定办不了,但您孙总不一定办不了!而且他还托我给您带了一些福省那边的特产,

  并且特别叮嘱这些特产一定要当面交给您!”

  张全撇了撇嘴。

  所谓的孙总名叫孙海洋,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老板,只是夏国某央企地产在格泉市的分公司负责人,只能算是一个小中层,没有任何行政级别。

  但不可否认的是,孙海洋在格泉市这个六线地级市的人脉确实很广。

  “沈总也真是的,我们都是熟人还什么特产不特产的!能帮忙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对了,那个沈川的户口本带了吗?”

  孙海洋哈哈一笑,当即问道。

  “户口本虽然寄出来了但咱们这边的快递情况您也知道,还没收到。”

  直到此时,张全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孙海洋询问户口本说明沈川落户加油站的事已经八九不离十。

  “好吧,张总,那你现在在什么地方?正好你嫂子快把饭做熟了,一起过来家里吃个便饭。”

  孙海洋再道。

  “那多不好意思。”

  “客气啥,我给你发个位置!”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正好尝尝嫂子.”

  说罢,

  张全瞥了一眼后备箱,再次钻进了自己的越野车。

  时间一晃,转眼就是下午四点,

  戈壁滩,
  原本早上还一片狼藉的加油站已经变成了另外一副样子。

  新的遮雪棚主体已经安装完成,十几个工人正在上面调试着光伏发电板,雪棚的两台新加油机也已更换完成。

  这还不算,

  站在生活区的废墟上还能看到加油站西边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两台大型钻进设备正在疯狂施工中。

  “沈总,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分段包工?”

  营业厅里面,
  沈川正和四名男子说着什么,他们的面前还放着几杯刚刚泡好的清茶。

  这四名男子正是闻讯而来都想包活的包工头。

  梁旬、陆放并不在营业厅里。

  原本沈川想着搞一个简易的招标会,谁出的价格最低就用谁,但转念一想用一个包工头的话修建速度根本提不起来,眼下最紧迫的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补给点给建起来,不给杨兴丢人。

  于是沈川又换了思路,

  决定搞一次分包快干,每一个包工头负责一个分部,这样速度就能提到最快。

  “嗯,倒不是我不想分包,而是我的这个项目大都以古建为主,你们的人可能拿不下!”

  沈川点了点头。

  自从知道夏国的古建水平后沈川就知道后面要是搞自己设计的那些古建,必须得由自己亲自操刀!

  随随便便的一张设计图,哪怕是夏国的那些顶级央企建筑公司的工程建筑师都搞不定,
  更何况是这些地方包工头。

  “原来沈总是要搞超级稀有的仿古建筑,这难度可不小.”

  四人有些错愕的对望了一眼,能看得出来有两位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只因为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工程。

  不!
  应该说整个西肃省的包工头也没有多少人承接过这样的项目。

  “陆总给我打电话说咱们加油站这边要建重建生活区,我还以为是正常工程,要早知道是古建我就不过来了。”

  顿了顿,
  其中一位开口说道。

  “其实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难,前期和正常建房子没什么区别!而且大家也看到了,我的建筑材料已经到位了一部分!你们只管施工就行,
  等到了高难度部分我会亲自上手。”

  瞧见四人担心,

  沈川当即再道。

  就在下午的时候,从系统里面购买的那些建材、卫浴等大批材料已经用快递的方式陆陆续续送到位,现在全部放在了营业厅的后面,跟一座小山似的。

  “沈总,您的意思是土方、基础、水电路我们包,剩下的就不用我们管了?”

  一个包工头听完沈川的解释,眼中露出了不少兴趣。

  其他三人亦是如此。

  吸引他们的并不是沈川的“安慰”,而是沈川那句建筑材料不用你们管!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几乎不用怎么垫资。

  眼下的大环境,

  只要不用垫资,绝对是最优质的工程!
  “是的!”

  “那工程款沈总这边是打算怎么结?”

  沉思片刻,
  一位包工头试探性的问道。

  “我们先协商各个部分的工程合同价,一旦价格议定,到时候就按照工程进度去结款!比如你分包的这个工程通过了验收就可以正常结款。”

  沈川回道。

  “正常结款的周期大概有多长?半年还是”

  包工头再次问道。

  按照进度去结款是老模式,并不稀奇,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到账时间,有些单位很早就批好了付款单,但这一付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半年都是短的!

  有些好几年甚至最后用房子抵账的都有。

  “当天到账。”

  沈川说道。

  “啊?当天到账?”

  噌!
  沈川话音刚落,四名包工头竟是唰一下全部站了起来,眸中除了浓浓的不信之外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细微的血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