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首页 >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 第94章 感情最后赚大钱的,还是你兵曹署啊?!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第94章 感情最后赚大钱的,还是你兵曹署啊?!

作者:安静l / 最近更新:2025-05-03
   第94章 感情最后赚大钱的,还是你兵曹署啊?!

  回到鄄城,曹彦又马不停蹄朝着郡守府走去,荀彧还等着他商议商会的事情。

  来到议事厅,曹彦看见这里面除了荀彧、李乾外,好有好几个陌生人。

  他挨个施展洞察后,发现都是些不知名的人物,词条也是平平无奇,也就没有再过多去关注。

  荀彧见曹彦进来,赶忙招手说道:“子安,你来的正好,我等正谈及你之前所提‘商业街’的设想。”

  “见过曹中郎!”李乾和其他几人向着曹彦行了一礼,态度无比恭敬。

  “诸位不必多礼,快请坐。”曹彦笑着回礼,随后走到自己的座位旁坐下。

  接着,曹彦向荀彧问道:“文若,你们刚刚商议到哪部分了?”

  “刚说到选址,正好由你来为我们详解一番。”

  曹彦点头,整理了一番思路后,开口道:“鄄城主道西南角,有一片破旧的民房。咱们可以将那块地腾出来,用以打造和建设商业街区。

  商业街区里的店铺可售卖亦可出租,依据地段人流量的不同,价格上下浮动。”

  汉时实行“市坊制”,官府划定固定商业区域,商人在市内特定区域经营。

  曹彦说的这些,倒与“市坊制”颇为相似,众人也都没有什么异议。

  “旧城区尚有不少百姓,咱们占了他们的房子,自当给予补偿。”曹彦思索片刻,又道,“凡占了商区地界的,每户补三亩良田,迁至城北新辟的民居区。若有敢闹事或者不愿离开的,便让典韦和许褚去他家遛一遛。”

  “有这般好事,傻子才不愿搬呢!”有人笑着说道。

  “我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咱现在就去收购旧城区那些百姓的民房,到时候岂不就能大赚一笔?”

  “你这想法倒是不错(但你不该在此处提出啊)……”

  果不其然,

  荀彧和曹彦都以一种充满警示的目光,盯着那提出要收购百姓民房的人。

  在曹彦的视觉里,这个人叫陶平。

  陶家也是东郡的一个本土豪绅,与李乾的关系颇好,所以才能被邀至此处,参与商会建立之事。

  曹彦面无表情的说道:“主公做这些事,乃是为了发展民生经济。若有人敢从中投机获利,但可来试试我长枪是否锋利!”

  陶平等人齐齐后退了一步。

  曹彦现在虽然穿着文士长衫,可他也能提枪披甲上阵!
  濮阳外一战,
  曹彦从早杀到晚,手中人命少说也有百来条,在兖州也算是小有凶名了。

  更何况,他身后还有典韦、赵云等猛将,以及四万多大军。

  谁要惹得他不开心,
  那人或者那人的全族,怕是都得掉眼泪甚至掉脑袋了……

  李乾闻言,拱手道:“曹中郎且放心,若有人胆敢从中投机倒把,不用您动手,老夫先一步便斩下他的狗头!”

  说完,李乾还狠狠瞪了陶平一眼,吓得他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脖子。

  但这也给曹彦和荀彧提了个醒,这些士族、豪绅可不是任人摆布和鱼肉的普通百姓。

  他们私底下的心思,多得很。

  于是,曹彦暗自决定,等会就去一趟戏志才和郭嘉的衙署,让他们把监督兖州士族的谍网赶紧建立起来!

  荀彧也紧接着说道:“百姓迁居一事,我会请主公的虎卫军参与保驾护航,谁敢伸手,必斩之!”

  连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荀彧都说出了“必斩之”这样的话语,众人心中不由得齐齐一凛。

  随后,曹彦继续说道:“商会会长由曹将军亲自担任,文若(政略)、志才为(权略)副会长,李乾为商会长史……”

  曹彦话还没说完,荀彧忽然打断道:“子安,,你就这般心安理得地当起甩手掌柜了?”

  “是啊!”曹彦理直气壮的回答道,“我只是兵曹从事,不负责政商这块儿!”

  “……”

  曹彦这番话,怼的荀彧哑口无言。

  见荀彧不再找自己麻烦,曹彦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后,这才继续说道:“商会长史总领商会日常运营,为决策层意志的直接执行人。”

  说到这儿,曹彦目光看向李乾。

  李乾连忙站出来,拱手领命道:“下官领命!”

  李家在曹操低谷时期,举家来投,这份决心和示范效应,极为难得。

  对这种真心实意来投之人,曹将军家从来不会亏待他们。

  曹彦接着说道:“商会掌控交易,涉及海量钱财货物的流通,必定极易滋生贪腐。

  故此,我意再设监市从事,由孝先公这样的清正廉洁之士担任。

  监市从事独立于决策层与执行层之外,负责审计账册、巡查商铺、监督官员,直接向曹将军汇报。”

  贪污腐败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而且无法做到一劳永逸,只能时刻保持警惕、监督和抑制。

  不过毛玠有个极为强大的抑贪词条——【冰鉴悬衡(紫)】。

  它的能力是:每季度自动标记辖区3名官吏,使其贪腐概率降低60%,且有20%概率为被标记官吏,添加“清正”词条。

  有他坐镇商会,可以有效抑制贪腐的滋生。

  说到这儿,曹彦便打住了,其它更多的下属官职,就让商会自己去定立。

  荀彧觉得没有太大问题,于是便同意了曹彦的安排。

  然后,他又问道:“商会涉及的商税,该如何收取较为合理?”

  曹彦想了想,说道:“依我之见,当降低每次交易的税费,让百姓能以更低价格购买所需商品。”

  荀彧、李乾等人听后,心中不禁感叹:“子安(曹中郎)事事为百姓着想,当真是难能可贵啊!”

  但曹彦只说了一半,他接着说道:

  曹彦却凑近道:“我们把价格降下来了,便可以低利吸引来其它地方的商人。

  他们来我们这儿购买商品、做生意,自然要上交一些税收。

  我以为,咱可以战后重塑民生为由,加增一些关税、车马通行费、商道建设费等等,亦是合情合理。

  而后我再请求大兄,将工坊出售商品所得商税全部冲入军资……”

  荀彧、李乾等人愣愣的盯着曹彦,而后嘴角猛地一抽,立即收回了刚才对曹彦所有的评价,心中暗道:
  “感情最后大赚特赚的,是你兵曹署啊!!”

  “这特娘的可比明抢要高明多了!”

  “曹中郎,你的心是真脏啊!”

  不过强军富国乃相辅相成之事,没有强大的军力,你就算富得流油,那最后也只能便宜了别人。

  所以众人对曹彦的话,也没有(不敢)什么异议。

  此事便暂时定了下来,只等呈给曹操,让他拍板。

  (本章完)